感怀二十首

三年雕一叶,为日已蹉跎。 木鸢徒跕跕,不能出网罗。 天巧固已凿,于世亦何加。 大圆惟混混,万木生条柯。 工者力常少,拙者力常多。 操斤代大匠,伤手将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iāo):雕刻。
  • 蹉跎(cuō tuó):时间白白过去,虚度光阴。
  • 木鸢(mù yuān):木制的鸟形物,比喻无用之物。
  • 跕跕(dié dié):形容物体轻轻坠落的样子。
  • 网罗(wǎng luó):捕捉鸟兽的罗网,比喻束缚或困境。
  • 天巧(tiān qiǎo):自然界的巧妙。
  • (záo):开凿,这里指破坏自然。
  • 大圆(dà yuán):指宇宙或天体。
  • 混混(hùn hùn):形容水流连续不断,这里指宇宙的广袤无垠。
  • 条柯(tiáo kē):树枝。
  • 操斤(cāo jīn):拿着斧头,比喻从事某种工作。
  • 大匠(dà jiàng):高明的工匠。

翻译

三年雕刻一片叶子,时间已经虚度。 木制的鸟儿徒然轻轻坠落,无法逃出罗网。 天生的巧妙本已破坏,对世界又有何益? 宇宙广阔无垠,万物生长繁茂。 巧匠的力量总是有限,笨拙者的力量却常常过剩。 代替高明的工匠操持斧头,伤了手又该如何是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于人生和技艺的深刻思考。诗中“三年雕一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成果的微小,而“木鸢徒跕跕”则象征了无用之物的无奈。后句批判了人为的破坏自然,认为这无益于世界。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巧匠与拙者的力量,暗示了在技艺或人生道路上,应当谨慎行事,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