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舅秦翁生辰
注释
- 乘龙:比喻得到好女婿。
- 闾右:古代社会中,闾指乡里,右指尊贵,闾右即指乡里的尊贵之家。
- 女息:女儿。
- 宦游:指出外做官。
- 寥寂:寂静无声,空旷冷清。
- 恩勤:恩惠与勤劳。
-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借指婴儿。
- 抚摩:抚摸,表示亲昵或安慰。
- 蹉跎:时间白白过去,事情没有进展。
- 恻怆:悲伤。
- 含辛:忍受辛苦。
-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
- 弧矢:弓箭,这里指生日,因为古代有“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的说法,后用来比喻生日。
- 间阔:长时间分别。
- 烦悒:忧愁不安。
- 篹:同“撰”,写作。
- 臆:胸,这里指心意。
- 吟叹:吟咏叹息。
- 丹颜:红润的面容。
- 缜发:细密的发丝。
- 矫矫:形容英勇出众。
- 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 海桑:海边的桑树,比喻长寿。
- 池桃:池边的桃树,比喻长寿。
- 岱山:泰山,比喻高大、长寿。
- 丈人石:比喻长寿。
- 丹台: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长寿。
- 夷怿:愉快。
翻译
近亲同住一个里门,远亲则居住在不同的乡邑。何况是舅甥之间的欢乐,更是隔着千里的水路和桥梁。我曾有幸成为好女婿,家门口就在咫尺之间。阿翁既豪爽又贤良,是乡里的尊贵之家。晚年没有其他儿子,唯一的依靠就是女儿。二十年来随着官职四处游历,家中也显得空旷冷清。中年时抚养两个孩子,恩惠与勤劳耗尽了心力。女儿还在襁褓之中,儿子已经开始学习写字。阿翁和阿媪时常来访,抚摸孩子们如同亲生。我长久以来一直想回家,但岁月蹉跎,时间紧迫。心中充满了骨肉之情,悲伤与思念不止一种。两个孩子突然拉住我,长跪在我的膝前。正值中元节的秋天,是阿翁的生日。宾客们在中堂排列,酒杯传递不断。孩子的母亲远在天边,长时间的分别增添了许多忧愁。请我写一段话,寄托我对离别孙子的思念。我听到两个孩子的话,心中吟咏叹息,感到悲伤。孩子们又懂得什么呢,母亲的慈爱却是显而易见的。阿翁如今七十三岁,阿媪也已超过七十。红润的面容未全改变,只是发丝略显苍白。他们英勇出众,精神健旺,即使是年轻人也难以比拟。海边的桑树和池边的桃树都象征着长寿。泰山的松树和丈人石也都代表着高大和长寿。愿以此祝福阿翁和阿媪,永远位列神仙居住的丹台。时世和平,年年丰收,愿他们享受美食,快乐加餐。早晚我会回到山中的家园,与家人团聚,心情愉快。挥笔写下这首长歌,歌罢情感仍未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舅父生辰的祝福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对比近亲与远亲的距离,突出了舅甥之间的情感纽带。作者回忆了自己作为女婿与舅父家的亲密关系,以及舅父家中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舅父的豪爽贤良。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孩子的请求,引出了对远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舅父舅母长寿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家庭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长寿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