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榖谣为郡伯刘公赋
我服汶阳陇,穫彼麻与菽。
道逢拾穗人,轩眉行鼓腹。
问言何所钦,吾邦有仁牧。
濊泽若雨旸,庶徵协寒燠。
芃芃万宝登,穰穰三秋熟。
旧闻嘉禾名,今见嘉禾蔟。
一茎二三岐,多者至五六。
异亩荐周塍,合颖标唐箓。
惠露洒琼皋,条风披广麓。
上充德政符,下锡氓庶福。
不谓憔悴馀,欢声洽比屋。
我闻三叹言,地宝一何渥。
有渊不产珠,有田不产玉。
固知圣后心,所贵惟民榖。
愿以鲁史书,仰佐豳风祝。
昊贶感皇仁,流膏丰海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瑞榖(gǔ):吉祥的谷物。
- 郡伯:古代对郡守的尊称。
- 汶阳:地名,今山东汶上县。
- 穫(huò):收割庄稼。
- 菽(shū):豆类的总称。
- 轩眉:扬眉,形容高兴的样子。
- 鼓腹:鼓起肚子,形容吃饱的样子。
- 仁牧:仁慈的地方官。
- 濊泽(huì zé):丰沛的恩泽。
- 雨旸(yáng):雨和晴,指适宜的天气。
- 庶徵(zhēng):众多的征兆。
- 寒燠(yù):冷暖,指适宜的气候。
- 芃芃(péng péng):茂盛的样子。
- 万宝:各种谷物。
- 穰穰(ráng ráng):丰收的样子。
- 嘉禾:生长得特别茁壮的禾稻,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
- 蔟(cù):聚集。
- 岐(qí):分叉。
- 异亩:不同田地的。
- 荐(jiàn):献上。
- 周塍(chéng):周朝的田埂。
- 合颖:禾穗合并。
- 唐箓(lù):唐朝的符命。
- 惠露:恩泽之露。
- 琼皋(gāo):美好的田野。
- 条风:和风。
- 广麓(lù):广阔的山麓。
- 德政符:德政的象征。
- 氓庶(méng shù):百姓。
- 比屋:邻居。
- 地宝:土地的宝物。
- 圣后:圣明的君主。
- 民榖(gǔ):百姓的粮食。
- 鲁史:鲁国的史书。
- 豳风(bīn fēng):《诗经》中的《豳风》,代表古代的农事诗。
- 昊贶(hào kuàng):上天的恩赐。
- 海隩(yù):海边。
翻译
我在汶阳的田野上收割麻和豆,路上遇到拾穗的人,他们扬眉鼓腹,显得非常满足。我问他们为何如此高兴,他们说因为我们的地方有一个仁慈的官员。他的恩泽如同适宜的雨晴,气候也恰到好处。庄稼茂盛,各种谷物丰收,秋天也成熟了。我曾听说过嘉禾的名声,现在亲眼见到了聚集的嘉禾。有的禾稻一茎分出二三岐,多的甚至有五六岐。不同田地的禾稻献给周朝的田埂,合并的禾穗标志着唐朝的符命。恩泽之露洒在美好的田野上,和风吹拂着广阔的山麓。这些上天的恩赐成为了德政的象征,下赐给百姓福祉。没想到在经历了憔悴之后,欢声笑语又回到了邻里之间。我听了这些话,感叹土地的宝物是多么丰厚。虽然这里没有产珠的深渊,也没有产玉的田地,但我知道圣明的君主最看重的是百姓的粮食。愿将这些记录在鲁国的史书上,以佐证《豳风》中的农事诗。感谢皇天的恩赐,让海边的土地丰收。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汶阳田野的丰收景象,赞美了仁慈的地方官员带来的恩泽和百姓的幸福生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农事细节,如“芃芃万宝登,穰穰三秋熟”,生动地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同时,通过对嘉禾的描述,强调了德政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圣明君主和上天恩赐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德政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