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四首

· 于谦
西风一夜动关山,秋意萧森入梦间。 雁阵不冲愁思断,砧声偏与客情关。 故园黄菊催归兴,老圃丹枫映醉颜。 脩竹苦遭窗外雨,朝来也作泪痕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风:秋风。
  • 关山:泛指关隘山川。
  • 秋意:秋天的气息和感觉。
  • 萧森:萧瑟凄凉。
  • 愁思:忧愁的思绪。
  • 砧声:捣衣声,古代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 客情:旅人的心情。
  • 故园:故乡。
  • 黄菊:秋天的菊花。
  • 归兴:归家的念头。
  • 老圃:老园子,指故乡的田园。
  • 丹枫:红色的枫叶。
  • 醉颜:醉酒后的面色,这里形容枫叶如醉后的红润。
  • 脩竹:修长的竹子。
  • 泪痕斑:泪痕斑斑,形容竹子上的雨滴像泪痕一样。

翻译

秋风一夜之间吹过关隘山川,秋天的气息萧瑟凄凉,进入了我的梦境。雁群无法冲破我心中忧愁的思绪,而那捣衣声偏偏触动了我的旅人心情。故乡的黄菊似乎在催促我归家的念头,老园子里的红枫叶映照出醉后的红润面色。修长的竹子苦于窗外雨水的侵袭,早晨起来,竹叶上的雨滴也像是泪痕斑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旅途的孤寂。诗中“西风”、“秋意”、“萧森”等词语,勾勒出一幅秋天的凄凉画面,而“雁阵”、“砧声”则巧妙地以物喻情,抒发了诗人的愁思和客情。后两句通过对“故园黄菊”和“老圃丹枫”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归家的渴望和故乡的温馨。结尾的“脩竹”、“泪痕斑”则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言说的哀愁。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