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月

· 于谦
凭阑笑语问姮娥,时缺时圆意若何。 底事生成蟾皎洁,谁人种得桂婆娑。 霓裳旧曲曾传否,玉兔灵丹肯与么。 不信冰轮高几许,清光能得遍山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姮娥(héng é):即嫦娥,神话中的月宫仙女。
  • (chán):指蟾蜍,古代传说中月宫的动物,常用来代指月亮。
  • 桂婆娑:指月宫中的桂树,婆娑形容树影摇曳的样子。
  •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古代传说中仙女的舞蹈。
  • 玉兔:月宫中的动物,传说中负责捣药。
  • 冰轮:比喻月亮。

翻译

倚着栏杆笑着问嫦娥,你时而缺时而圆,这是什么意思呢? 你为何生得如此皎洁,是谁种下了那婆娑的桂树? 古老的霓裳羽衣曲是否还有人传唱,玉兔的灵丹你愿意给我吗? 我不相信那冰轮般的月亮有多高,但它的清光却能照遍山河。

赏析

这首作品以问月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月宫神话的好奇与向往。诗中通过提问嫦娥、蟾蜍、桂树、霓裳曲和玉兔等元素,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月宫神秘色彩的迷恋。最后两句则转为对月亮清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宇宙奥秘的思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

于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