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峰

· 于谦
浮云散尽雨初晴,天际群峰削不成。 万朵芙蓉相掩映,九华仙掌自分明。 幽崖树色经霜古,绝顶松涛入夜惊。 日暮南楼增爽气,可能相对豁吟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削不成:形容山峰陡峭,仿佛人工削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 芙蓉:指山峰,因其形状似芙蓉花。
  • 九华仙掌:指山峰的奇特形状,如同仙人的手掌。
  • 经霜古:经历了霜冻,显得古老。
  • 松涛: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如同波涛。
  • 豁吟情:开阔的视野和清新的空气使人心情舒畅,激发诗情。

翻译

雨过天晴,浮云散尽,天边的群峰陡峭得仿佛人工削成,却非人力所能及。万座山峰相互掩映,如同盛开的芙蓉花,九华山峰的奇特形状,就像仙人的手掌一样清晰可见。幽深的山崖上,树色因经霜而显得古老,绝顶上的松树在夜风中发出涛声,令人心惊。日暮时分,南楼上空气清新,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相对而坐,心情舒畅,激发诗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雨后天晴的山景,通过“浮云散尽”、“群峰削不成”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神秘。诗中“芙蓉”、“九华仙掌”等比喻生动形象,增强了山峰的立体感和神秘感。后两句通过“经霜古”、“松涛入夜惊”等描写,传达了山中的静谧与深远。结尾的“日暮南楼增爽气,可能相对豁吟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由此激发的创作欲望。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