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坐:高高地坐着。
- 支许:指支遁和许询,两位东晋时期的著名僧人和道士,以清谈著称。
- 清言:清谈,指文人雅士之间的哲学性对话。
- 永嘉:指永嘉之乱,东晋时期的一次大规模内乱,这里借指混乱或世俗的纷扰。
- 秾:繁盛,茂盛。
- 平野:平原。
- 讲坛花:指讲经说法时所用的花,这里比喻美丽的景色。
- 岸帻:指将头巾推起露出额头,形容随意不羁的样子。
- 狎:亲近,玩乐。
- 移床:移动坐席,指改变位置。
- 返照斜:夕阳斜照。
- 消酩酊:消除醉意。
- 乞得:请求得到。
- 老僧:年老的僧人。
翻译
与两位友人同登雨花台,依旧以“花”字为韵。 我们高高地坐着,如同东晋的支遁和许询,清谈胜过世俗的纷扰。 忽然间,平原的景色变得繁盛,仿佛是讲经坛上的花朵。 随意地推起头巾,与和风亲近,移动坐席,夕阳斜照。 如何才能消除醉意,只好向老僧请求一杯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登雨花台的情景,通过对比清谈与世俗,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诗中“秾平野色,犹似讲坛花”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讲经坛上的花相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结尾处向老僧乞茶,不仅增添了诗意,也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