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昼曲

· 于谦
东风吹花花不定,红雨纷纷落芳径。 唤人啼鸟隔纱窗,巧语关情谁忍听。 柔肠百结苦萦回,却似丁香花未开。 花开花谢年年事,可惜流光如箭催。 门外红尘飞紫陌,陌上垂杨弄春色。 垂杨只解送行人,不管行人归未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雨:指落花。
  • 芳径:花香弥漫的小路。
  • 关情:牵动情感。
  • 柔肠百结:形容心中愁苦纠结。
  • 萦回:环绕,回旋。
  • 丁香花:一种花,常用来比喻愁绪。
  • 流光:流逝的光阴。
  •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
  • 弄春色:玩赏春天的景色。
  • 归未得:未能归来。

翻译

春风吹动花朵,花朵随风摇曳不定,红色的花瓣如雨般纷纷落在芳香的小径上。隔着纱窗,鸟儿呼唤着人,它们的鸣叫声巧妙地牵动着情感,让人怎能忍心不听。心中的愁苦像百结的柔肠一样纠结回旋,就像那未开的丁香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可惜流逝的光阴如同箭一般催人老去。门外是京城的道路上飞扬的尘土,路边的垂柳在春光中摇曳生姿。垂柳只知道送别行人,却不管行人是否能够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和对离别之情的哀愁。诗中“东风吹花花不定”和“红雨纷纷落芳径”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而“柔肠百结苦萦回”和“花开花谢年年事”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两句“垂杨只解送行人,不管行人归未得”更是以垂柳为喻,抒发了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和对归期未定的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