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

· 于谦
我生四十馀,已作十年客。 百岁能几何,少壮难再得。 今朝太行南,明日太行北。 风雪敝貂裘,尘沙暗金勒。 寒暑互侵凌,凋我好颜色。 齿牙渐摇脱,须发日以白。 位重才不充,况此迟暮迫。 为上乏勋劳,为下无德泽。 揣分宜退休,非惟慕奇特。 蚤赋归去来,庶免清议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ú):余,多。
  • (bì):破旧。
  • 貂裘 (diāo qiú):貂皮大衣。
  • 金勒 (jīn lè):金制的马嚼子。
  • 揣分 (chuǎi fèn):估量自己的本分。
  • (zǎo):早。
  • 归去来 (guī qù lái):指归隐。
  • 清议 (qīng yì):公正的评论。

翻译

我活了四十多年,已经做了十年的旅人。 百年的寿命能有多长,年轻力壮的时光难以再次拥有。 今天在太行山的南边,明天又到了太行山的北边。 风雪使得我的貂皮大衣破旧,尘沙让金制的马嚼子黯淡无光。 寒冷和炎热交替侵袭,使我美好的容颜逐渐凋零。 牙齿渐渐松动脱落,胡须和头发日益变白。 虽然地位尊贵但才华不足,更何况已到了晚年。 作为上位者缺乏功勋,作为下位者没有德行。 估量自己的本分应该退休,不仅仅是因为羡慕别人的奇特。 早些写下归隐的诗句,以免受到公正的评论指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于谦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感慨。诗中,“我生四十馀,已作十年客”一句,既是对自己年龄的陈述,也透露出一种漂泊无依的孤独感。通过“今朝太行南,明日太行北”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四处奔波的生活状态。后文则通过对自己容颜衰老、才华不足的自我评价,表达了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怀。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

于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