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一首送陈先生元之
昔我慕元宝,采珠赤水阳。
智离与象罔,欲遣不得将。
至人握元化,韫匮储灵光。
在物泯形索,焉用求茫洋。
六籍开榛秽,广辙亘八荒。
吾衰不获聘,有志空徜徉。
子负千里志,六骥方腾骧。
策之圹䍚野,举步成周行。
愿子勖终修,去矣观翱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慕:向往,仰慕。
- 元宝:指珍贵的宝物,这里比喻高深的学问或智慧。
- 赤水阳:赤水之北,古代神话中的地名,象征遥远而神秘的地方。
- 智离:智慧的分离,指追求智慧的过程。
- 象罔: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难以捉摸的事物。
- 至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 元化:自然的变化。
- 韫匮:隐藏,珍藏。
- 灵光:智慧的光芒。
- 形索:形迹,迹象。
- 茫洋:广阔无边的样子。
- 六籍:指六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
- 榛秽:杂乱无章的状态。
- 广辙:宽阔的道路。
- 亘:贯穿,延伸。
- 八荒:八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
- 吾衰:我衰老。
- 不获聘:未能得到任用。
- 徜徉:徘徊,自由自在地行走。
- 六骥:六匹骏马,比喻才华出众。
- 腾骧:奔驰,比喻才华横溢。
- 策之:驱使,引导。
- 圹䍚野:广阔的原野。
- 周行:大道,正途。
- 勖:勉励。
- 翱翔:飞翔,比喻自由自在地施展才华。
翻译
昔日我向往高深的智慧,如同追求赤水之北的珍宝。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与那难以捉摸的智慧之间有所分离,想要抛弃却又无法做到。道德修养极高的人掌握着自然的变化,珍藏着智慧的光芒。在万物中寻找不到形迹,又何必去追求那广阔无边的茫然呢?六经开启了杂乱无章的状态,宽阔的道路延伸至八方极远之地。我衰老了,未能得到任用,只能空自在地徘徊。你怀有远大的志向,如同六匹骏马般才华横溢。驱使你在广阔的原野上,举步便能走上正途。愿你勉励自己不断修炼,去吧,去自由自在地施展你的才华。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高深智慧的向往以及对未能得到任用的遗憾。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追求智慧的艰辛与迷茫,以及道德修养极高的人所拥有的智慧光芒。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后辈的期望和勉励,希望他们能够怀揣远大志向,不断修炼自己,自由自在地施展才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才华的崇高追求。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
尹台的其他作品
- 《 送王佐之行人使徽府因便省觐 》 —— [ 明 ] 尹台
- 《 蕲水李居士承芳余先世故交也往余过其邑迫行不及一访兹辱遣介二子不远数千里谒余白下因归作此寄焉 》 —— [ 明 ] 尹台
- 《 秋日同诸讲友会社堂遂游梅田洞有作 》 —— [ 明 ] 尹台
- 《 忠爱堂诗 》 —— [ 明 ] 尹台
- 《 累石 》 —— [ 明 ] 尹台
- 《 答石城奉常六十自述之作四首 》 —— [ 明 ] 尹台
- 《 谒南岳庙 》 —— [ 明 ] 尹台
- 《 和答刘少衡见寄之作二首 》 —— [ 明 ] 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