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山

青螺潋滟水晶盘,斗削风烟面面看。 地涌楼台千蜃结,天回波浪六鳌蟠。 山形自挟秋云壮,海色遥将曙日寒。 恍忽龙宫吟啸起,何人玉笛倚栏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螺:此处形容山峰的形状,像青色的螺壳。
  • 潋滟(liàn yàn):形容水波流动的样子。
  • 水晶盘:比喻水面平静如水晶制成的盘子。
  • 斗削:形容山峰陡峭,如刀削斧劈。
  • 风烟:风中的烟雾,此处指山间的云雾。
  • 千蜃结:蜃(shèn),传说中的海市蜃楼,此处形容楼台众多,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 六鳌蟠:鳌(áo),传说中的巨龟,蟠(pán),盘曲,此处形容波浪汹涌,如同六只巨龟盘踞。
  • 海色:海水的颜色。
  • 曙日寒:曙(shǔ),天刚亮,寒,指日出的寒意。
  • 恍忽:形容心神不定,此处指仿佛、隐约。
  • 龙宫:传说中龙王的宫殿,此处指金山的美景如同龙宫。
  • 玉笛:玉制的笛子,此处指笛声。

翻译

青色的山峰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如同水晶盘中的青螺,四面八方都是陡峭的山峰和缭绕的云雾。 地面上涌起的楼台如同千层海市蜃楼,天边回荡的波浪仿佛六只巨龟盘踞。 山峰自身携带着秋天的云彩显得更加雄壮,海水的颜色在曙光中带着寒意。 仿佛听到了龙宫中的吟唱和啸声,是谁在倚着栏杆吹奏着玉笛呢?

赏析

这首作品以金山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金山的壮丽景色。诗中“青螺潋滟水晶盘”等句,巧妙地将山峰与水面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后文通过“千蜃结”、“六鳌蟠”等神话元素,增强了诗的神秘感和想象力。结尾的“恍忽龙宫吟啸起,何人玉笛倚栏干”则带有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神话般的世界中。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