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荆公赵清献公文集

· 于谦
新法殃民众欲除,金陵强辨欲何如。 等閒一语锋铓折,稷契当年岂读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法:指王安石变法,又称“新法”。
  • 殃民:给人民带来灾难。
  • 金陵:南京的古称,这里指王安石。
  • 强辨:强词夺理。
  • 等閒:轻易,随便。
  • 锋铓折:比喻言辞犀利,但被轻易驳倒。
  • 稷契:古代传说中的贤臣,稷是农业的始祖,契是商朝的贤相。

翻译

新法给民众带来灾难,人们都想要废除它,王安石在南京强词夺理,又能怎样呢?轻易的一句话就能驳倒他的锋芒,难道稷和契这样的贤臣当年也是靠读书成就的吗?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于谦对王安石变法的批评。诗中,“新法殃民”直接指出了变法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金陵强辨”则讽刺了王安石的辩解无力。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稷契这样的贤臣,暗示真正的贤臣不是靠读书或强辩,而是靠实际行动和为民谋福的能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王安石变法的不满和对真正贤臣的向往。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

于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