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芙蓉

· 贝琼
万里名花蜀上分,澄红浑似锦江濆。 夜承仙掌三清露,春剪巫山一片云。 未许王家誇少妇,还从卓氏妒文君。 所思欲寄知何处,雁断天南日色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澄红:清澈的红色。
  • 锦江濆:锦江的岸边。锦江,四川成都的一条河流。
  • 仙掌:指仙人掌,这里比喻荷花。
  • 三清露:指清晨的露水,象征纯洁。
  • 巫山:山名,位于重庆,这里用来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 王家:指王昭君,汉代美女。
  • 卓氏:指卓文君,汉代才女。
  • 文君:即卓文君。
  • 雁断天南:比喻音信断绝。
  • 日色醺:日光温暖,使人感到舒适。

翻译

在蜀地分得的名花,其清澈的红色宛如锦江岸边的景色。 夜晚承接了仙人掌般的荷花上的清晨露水,春天剪裁了巫山那片云雾缭绕的景象。 不愿让王昭君夸耀她的美貌,也不让卓文君嫉妒她的才华。 想要寄出的思念无处可寻,就像南飞的大雁断了音信,天边的日光温暖而舒适。

赏析

这首作品以蜀地名花为引子,通过对花的描绘,隐喻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远方思念的深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锦江濆”、“仙掌”、“巫山”等,构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通过对王昭君和卓文君的提及,巧妙地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对才情的嫉妒。结尾的“雁断天南日色醺”则深刻地表达了思念之情,以及对远方音信断绝的无奈和日光下的温暖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远方思念的深切。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