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九月余新归灉江度构茅居甫成姻兄王氏效先有诗见美倚歌和之以酬其深意云
周孔既已矣,哲人将畴归。
万物自荣谢,苍苍含朝晖。
结庐还故里,忍使初心违。
为山期九仞,覆篑功宁亏。
载歌太古音,泠泠空自知。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己未: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灉江: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甫成:刚刚完成。
- 姻兄:妻子的兄弟。
- 周孔:指周公和孔子,古代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
- 哲人:指有智慧的人。
- 畴归:归向何处。
- 万物:指世间所有事物。
- 苍苍:形容天空的颜色。
- 朝晖:早晨的阳光。
- 结庐:建造简陋的房屋。
- 初心:最初的心愿或志向。
- 为山:比喻积累功德或学问。
- 九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等于八尺,九仞形容极高。
- 覆篑:篑(kuì),盛土的筐,覆篑指倒土,比喻积少成多。
-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翻译
己未年九月,我刚从灉江归来,在那里建造了一座简陋的茅屋。我的姻兄王氏效先写诗赞美,我便依歌和诗以表达对他的深深感激。
周公和孔子已经不在了,那些智慧的人又将归向何方?世间万物自然地生长凋谢,天空依旧蕴含着朝霞的光辉。我回到故乡,建造了简陋的住所,怎能忍心违背最初的志向。我像是在筑一座高山,期望达到九仞之高,积累的每一筐土都不应浪费。我唱着太古时期的音乐,那清脆的声音只有我自己能听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初心的坚守。诗中,“周孔既已矣,哲人将畴归”反映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怀念和对当代智慧之人的期待。通过“结庐还故里”和“为山期九仞”的比喻,诗人展现了自己回归故里、坚持初心的决心,以及对积累功德和学问的重视。最后,“泠泠空自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我陶醉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自我满足。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