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前五更闻习仪鼓角感而有作二首

两朝旧是含香吏,豹隐俄惊二十年。 犹记习仪端笏地,朝天宫里听鸣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除前:除夕之前。
  • 五更:古代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五更即凌晨三点至五点。
  • 习仪:练习礼仪。
  • 鼓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号施令的鼓和号角。
  • 豹隐:比喻隐居不出仕。
  • 俄惊:突然感到惊讶。
  • 二十年:此处指时间流逝之快,二十年转瞬即逝。
  • 端笏:手持笏板,古代官员朝见时所持的手板,用以记事备忘。
  • 朝天宫:明代北京的一座宫殿,用于举行朝会等仪式。
  • 鸣鞭: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挥动时发出响声,用以肃静场面或发号施令。

翻译

在除夕前的五更时分,我听到了练习礼仪时使用的鼓角声,心中有所感慨,于是写下了这两首诗。

作为两朝的老臣,我曾身居要职,如今隐居不出已经惊讶地过去了二十年。

我仍然记得当年练习礼仪的场景,手持笏板站在朝天宫里,听着鸣鞭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官场生涯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两朝旧是含香吏”一句,既显示了作者曾经的荣耀与地位,又暗含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豹隐俄惊二十年”则突出了时间的飞逝,以及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后两句通过对习仪场景的回忆,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怀旧之情,鸣鞭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而岁月已悄然远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深深眷恋。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