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篇
洛阳三月东风起,杨花飞入千门里。
只见朝萦上苑烟,那知夕逐东流水。
苑烟流水无休歇,暖日轻盈度仙阙。
赵女瑶台贮綵霞,班娘团扇啼明月。
綵霞明月几沉辉,陌上行人乱扑衣。
征夫柳塞愁看雁,少妇香闺懒上机。
柳塞香闺万馀里,草色连天度陇水。
玉门关外雪犹飞,章台树里风先起。
谁家浪子千金马,平明挟弹章台下。
头上罗巾玳瑁簪,腰间宝铗珊瑚把。
踏絮来寻卖酒家,特香坐调当垆者。
当垆美女怨阳春,笑掇杨花衬绣裀。
青楼薄暮难消遣,白雪漫天愁杀人。
冥冥漠漠春无极,此时惟有杨花色。
一朝风雨蘼芜烂,独掺垂条三叹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花:指柳絮,春天时柳树的种子带有细毛,随风飘散,形似花絮。
- 上苑:皇家园林。
- 仙阙:指皇宫或仙境般的宫殿。
- 赵女瑶台:指美女所在的华丽场所。
- 班娘团扇:班娘,古代美女名;团扇,圆形扇子。
- 沉辉:指光芒逐渐减弱或消失。
- 陌上:田间的小路。
- 征夫:指出征的士兵。
- 少妇:年轻的已婚女子。
- 香闺:女子的闺房。
- 玉门关:古代西北边疆的重要关隘。
- 章台:古代长安城内的一条繁华街道。
- 浪子: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 挟弹:携带弹弓。
- 玳瑁簪:用玳瑁制成的发簪。
- 宝铗:宝剑。
- 珊瑚把:珊瑚制成的剑柄。
- 当垆者:指酒店的老板娘。
- 绣裀:绣花的坐垫或床垫。
- 青楼:古代指妓院。
- 蘼芜:一种草本植物,此处指草地。
翻译
洛阳三月,东风吹起,杨花飘入千家万户。只见早晨杨花缭绕皇家园林,不知晚上它们随东流水而去。园林中的烟雾和流水永不停歇,温暖的阳光下,杨花轻盈地穿过仙境般的宫殿。赵国的美女在瑶台中,手持彩霞般的扇子,班娘则用团扇遮面,泪如明月。彩霞和明月几度沉寂,田间小路上的行人被杨花乱扑衣襟。出征的士兵在柳塞之地,忧愁地望着飞雁,年轻的妻子在香闺中懒得上机织布。柳塞和香闺相隔万里,草色连天,杨花穿越陇水。玉门关外雪仍在飞,章台树中风先起。谁家的浪子骑着千金马,清晨带着弹弓来到章台下。头上戴着玳瑁簪,腰间挂着宝剑,剑柄是珊瑚制成。踏着杨花来到卖酒家,坐在香气中调戏酒店的老板娘。老板娘抱怨春天的阳光,笑着捡起杨花来装饰绣花的坐垫。青楼中,傍晚时分难以消遣,白雪般漫天的杨花让人愁苦。茫茫漠漠的春天无边无际,此时只有杨花的颜色。一场风雨过后,草地上的蘼芜烂掉,我独自抓着垂下的柳条,三次叹息。
赏析
这首作品以杨花为线索,描绘了春天洛阳的景色和人物情感。诗中通过对杨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赵女瑶台贮綵霞”、“班娘团扇啼明月”等,构建了一个既梦幻又现实的春日世界。结尾处的“独掺垂条三叹息”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