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玉山歌二首其一

怀玉之山玉为峰,四面尽削金芙蓉。 东风破碎瀑布落,有潭十八龙为宅。 山头草堂开者谁,斩木通道余心悲。 白猿啸雨岩竹裂,石路上天风树吹。 我闻龙乃变化物,群然卧此龙何为。 胡不滂沱惠下土,一洗四海无旌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怀玉:山名,位于今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西北,是江南名山之一。
  • 金芙蓉:比喻山峰形状如金色的芙蓉花。
  • 十八龙为宅:传说中有十八条龙居住在山中的潭水里。
  • 斩木通道:开辟山路,砍伐树木以便通行。
  • 啸雨:形容猿猴的叫声如同召唤雨水。
  •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
  • 惠下土:恩泽施于大地。
  • 无旌旗:比喻没有战争,和平无事。

翻译

怀玉山啊,山峰如玉,四面陡峭似金色的芙蓉。 东风吹来,瀑布碎裂落下,山中有十八个龙潭,传说龙居住其中。 山顶上的草堂是谁开辟的?砍伐树木,开辟道路,我心中感到悲伤。 白猿在雨中啸叫,岩石上的竹子似乎都要裂开,石路通向天空,风在树间吹拂。 我听说龙是能变化的神物,它们群聚在这里,是为了什么? 为何不降下滂沱大雨,恩泽大地,让四海之内不再有战争的旌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怀玉山的壮丽景色,通过“金芙蓉”、“瀑布落”、“龙为宅”等意象,展现了山的神秘与美丽。诗中“斩木通道余心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开辟山路之艰辛的感慨。后半部分,诗人借龙之变化,抒发了对和平的渴望,希望龙能带来雨水,洗去战争的痕迹,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和平的热爱。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