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浴九首刘户部远夫

南州实才窟,小戴亦横骛。 探镮乃叨窃,对孔岂在屡。 左右佩采荠,追趋信阳步。 倾城在夙昔,赠我陆机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才窟:比喻人才聚集之地。
  • 小戴:指戴圣,西汉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此处可能指代有才华的年轻人。
  • 横骛:形容才华横溢,四处奔走。
  • 探镮:探索深奥的道理或技艺。
  • 叨窃:谦辞,意指不配得到而得到。
  • 对孔:指与孔子对话,比喻得到高人的指点。
  • 左右佩采荠:左右佩戴着采来的荠菜,比喻身边有贤才。
  • 追趋:追随。
  • 信阳步:信阳的步伐,可能指信阳地区的文化或学术风气。
  • 倾城:形容女子美貌,此处可能指某位才女。
  • 夙昔:往昔,过去。
  • 陆机赋:陆机,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赋作被认为是文学佳作。

翻译

南方地区是才子聚集的地方,小戴也是才华横溢,四处奔走。我虽不配,却有幸探索深奥的道理,得到高人的指点,并非因为频繁的对话。身边围绕着贤才,我追随信阳的文化步伐。往昔有一位美丽的女子,曾赠我陆机的文学佳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方才子聚集的盛况,以及作者在其中感受到的荣幸和喜悦。诗中“小戴亦横骛”展现了年轻才子的风采,而“探镺乃叨窃”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得到指点的谦逊态度。末句提及的“倾城”和“陆机赋”,不仅增添了诗意的美感,也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和美好事物的珍视。整体上,诗歌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才华和文化的赞美。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