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过渡河趋陂沙冈

凌春远行迈,游目恣沿越。 渐辨林中曙,遽失霞上月。 触物谁为情,悲叹曷可歇。 载登隋疆场,况眺宋城阙。 阳坡散初柳,阴曲峙寒雪。 只此判气候,岂必殊燕粤。 湝湝浊河驶,畟畟晨风发。 扬帆截惊赣,倚棹望穷发。 凫雁眇难即,汀兰翠堪结。 美人既莫期,天路复幽绝。 陂冈郁参错,岸沙皓明灭。 日暮孤云与,何以慰忡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凌春:迎着春天。
  • 游目:放眼观看。
  • 恣沿越:随意游走。
  • 遽失:突然消失。
  • 触物谁为情:接触到的事物引发情感,谁能不为之动情。
  • 曷可歇:怎能停止。
  • 载登:登上。
  • 隋疆场:隋朝的战场。
  • 宋城阙:宋朝的城池。
  • 阳坡:向阳的山坡。
  • 阴曲:阴暗曲折的地方。
  • 判气候:判断气候。
  • 燕粤:燕地和粤地,泛指北方和南方。
  • 湝湝:水流声。
  • 浊河:浑浊的河流。
  • 畟畟:形容风声。
  • 扬帆:升起船帆。
  • 惊赣:惊涛骇浪。
  • 倚棹:靠着船桨。
  • 穷发:极远的头发,比喻极远的地方。
  • 凫雁:野鸭和大雁。
  • 眇难即:难以接近。
  • 汀兰:水边的兰花。
  • 翠堪结:翠绿得可以结成花环。
  • 美人既莫期:美好的事物既然无法期待。
  • 天路复幽绝:通往天际的路又幽深难寻。
  • 陂冈:山坡和山冈。
  • 岸沙皓明灭:岸边的沙子在阳光下闪烁不定。
  • 孤云:孤独的云。
  • 忡惙:忧愁不安。

翻译

迎着春天远行,放眼随意游走。 渐渐辨认出林中的曙光,突然间月霞消失不见。 接触到的事物引发情感,谁能不为之动情,悲叹怎能停止。 登上隋朝的战场,眺望宋朝的城池。 向阳的山坡上初柳散落,阴暗曲折的地方寒雪耸立。 这只是判断气候,何必与燕地和粤地不同。 水流声中浑浊的河流急速流淌,晨风发出声响。 升起船帆横渡惊涛骇浪,靠着船桨望向极远的地方。 野鸭和大雁难以接近,水边的兰花翠绿得可以结成花环。 美好的事物既然无法期待,通往天际的路又幽深难寻。 山坡和山冈郁郁葱葱,岸边的沙子在阳光下闪烁不定。 日暮时分孤独的云飘过,如何能安慰我忧愁不安的心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远行途中的景色与情感。诗中,“凌春远行迈,游目恣沿越”展现了诗人迎着春天自由行走的情景,而“触物谁为情,悲叹曷可歇”则表达了诗人对所见景物的深情与悲叹。诗中的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交织,如“隋疆场”、“宋城阙”,增添了诗的历史厚重感。结尾的“日暮孤云与,何以慰忡惙”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形成了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意境。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