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二首

有鸟东方来,长鸣向西北。 竦身欲缚鸟,自愿无羽翼。 白日蔽高陆,玄阴视无极。 风飙昼烈烈,积霰堕我侧。 星纪虽云周,沴气尚难测。 逝者一何速,来者惧不力。 杕杜生道左,孤桐弃遐域。 虽怀壮士情,讵捕阳和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竦身:挺直身体。
  • 玄阴:深暗的阴云。
  • 风飙:狂风。
  • 烈烈:形容风声或声音响亮。
  • 积霰:积雪。
  • 星纪:星宿的运行周期。
  • 沴气:不祥之气。
  • 杕杜:一种植物,又称地榆。
  • 孤桐:孤独的桐树。
  • 阳和德:温暖的德行或气息。

翻译

有一只鸟从东方飞来,长声鸣叫着向西北方飞去。我挺直身体想要捕捉那只鸟,却遗憾自己没有翅膀。白日被高高的陆地所遮蔽,深暗的阴云无边无际。狂风在白天呼啸,积雪落在我的身旁。星宿的运行虽然周而复始,但那不祥之气仍然难以预测。逝去的事物多么迅速,而未来的事物则令人担忧其力量不足。地榆生长在道路旁,孤独的桐树被遗弃在遥远的地方。虽然心中怀有壮士的情感,却无法捕捉到那温暖的德行。

赏析

这首诗以鸟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有鸟东方来,长鸣向西北”描绘了鸟的飞翔,而“竦身欲缚鸟,自愿无羽翼”则巧妙地转化为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白日蔽高陆”、“风飙昼烈烈”,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结尾处的“虽怀壮士情,讵捕阳和德”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