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圆通寺
晓发蒲亭邑,暮投石耳峰。
仆夫困沾濡,山雨犹响松。
兹壑况罙阻,顾望惟溟濛。
幽岩托层房,豁然临猴江。
竹修苞北基,岩峭垂南窗。
俯观袅户萝,仰聆走檐淙。
挹此暂足遣,逖想情难降。
陶公有遗坟,黄子留孤踪。
通止良固殊,羁缚谁为悰。
坐闻吟猿瞑,秪念归思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蒲亭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石耳峰:山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罙阻:深邃而难以穿越。罙(mí)。
- 溟濛:模糊不清的样子。
- 豁然:突然开阔的样子。
- 猴江:河流名,具体位置不详。
- 苞:丛生。
- 袅:细长柔软。
- 檐淙:屋檐上的水声。
- 逖想:遥远的思念。逖(tì)。
- 陶公: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和诗人。
- 黄子:指黄庭坚,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 通止:通达与止息,指人生的境遇和选择。
- 羁缚:束缚,限制。
- 悰:忧愁。
- 忡:忧虑不安。
翻译
清晨从蒲亭邑出发,傍晚投宿在石耳峰下。 随行的仆人因雨水而感到困倦,山雨中松树的声音依旧响亮。 这个山谷深邃难以穿越,四周一片模糊不清。 在幽深的山岩中有一间层叠的房屋,突然面对着猴江。 竹子丛生在北边的地基,山岩陡峭如同垂挂在南窗之上。 低头看到细长柔软的藤萝挂在门前,抬头聆听屋檐上水声潺潺。 暂时在这里得到片刻的宁静,遥远的思念之情难以平息。 陶渊明留下了他的坟墓,黄庭坚留下了他的孤踪。 人生的境遇和选择固然不同,但束缚和忧愁又是谁造成的呢? 坐在这里听着猿猴的吟唱,心中只有对归途的深深思念和忧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山雨犹响松”、“幽岩托层房”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山雨中的静谧画面,而“陶公有遗坟,黄子留孤踪”则透露出诗人对前贤的敬仰与对隐逸生活的憧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