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登谢址复舟观于石壁

奋鹄有奇翰,古铎无追响。 游云迹易灭,鸣世情难想。 昔吟瞻眺咏,今觌湖中赏。 松门既岑峙,川水深以广。 昏旦候自变,伊人竟焉往。 岩劓徒空嵌,堂基鞠为莽。 扉径不可识,悲愉异今曩。 石壁屹寒岸,葛崖啸魍魉。 揽驭意巳极,登舟秪弥惘。 抱兹久延伫,遵渚路回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奋鹄(fèn hú):振翅高飞的鸿鹄。
  • 奇翰:非凡的羽毛,比喻才华出众。
  • 古铎(gǔ duó):古代的铎铃,一种乐器。
  • 追响:回响,回声。
  • 游云:飘动的云。
  • 迹易灭:痕迹容易消失。
  • 鸣世:显名于世。
  • 情难想:情感难以想象。
  • 瞻眺:远望。
  • (dí):看见。
  • 岑峙(cén zhì):高耸。
  • 昏旦:黄昏和早晨。
  • 候自变:自然界的变化。
  • 伊人:那个人,指曾经在此地的人。
  • 岩劓(yán yì):山岩被削平。
  • 徒空嵌:徒然空洞。
  • 堂基:建筑物的地基。
  • 鞠为莽:变成了荒草。
  • 扉径:门前的路径。
  • 悲愉:悲伤和快乐。
  • 今曩(nǎng):现在和过去。
  • 石壁:陡峭的岩石。
  • (yì):屹立。
  • 寒岸:寒冷的岸边。
  • 葛崖:长满藤葛的悬崖。
  • 魍魉(wǎng liǎng):鬼怪。
  • 揽驭:驾驭,控制。
  • 意巳极:心情已经到了极点。
  • 秪弥惘(zhī mí wǎng):更加迷茫。
  • 延伫(zhù):停留,徘徊。
  • 遵渚(zūn zhǔ):沿着水边。
  • 路回枉:路途曲折。

翻译

振翅高飞的鸿鹄拥有非凡的羽毛,古代的铎铃却不再有回响。飘动的云朵痕迹容易消失,显名于世的情感难以想象。曾经吟咏远望的诗篇,如今亲眼看见湖中的美景。松门高耸,河水深广。黄昏和早晨见证自然的变化,那个人终究去了哪里?山岩被削平,徒留空洞,建筑物的地基变成了荒草。门前的路径已无法辨认,悲伤和快乐与现在和过去不同。陡峭的岩石屹立在寒冷的岸边,长满藤葛的悬崖上鬼怪在啸叫。驾驭着心情已经到了极点,登上船只更加迷茫。久久停留徘徊,沿着水边,路途曲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奋鹄有奇翰,古铎无追响”等句,以物喻人,抒发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变迁的无奈。后文通过对松门、川水、石壁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以景生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惆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