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四首

· 周用
满树春红已觉稀,数枝低阁午风微。 裁将织女愁中锦,尽着秋娘嫁日衣。 南国何人歌芍药,东山此日忆蔷薇。 中园未忍违孤赏,拾得余芳肯暮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红:指春天的花朵,特别是红色的花。
  • 低阁:低矮的楼阁。
  • 午风微:中午时分微风轻拂。
  • 裁将:比喻将花朵比作织女的锦绣。
  • 织女: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擅长织布。
  • 愁中锦:指织女在忧愁中织出的锦绣。
  • 秋娘:古代美女的代称。
  • 嫁日衣:出嫁时穿的衣服。
  • 南国:指南方地区。
  • 芍药:一种美丽的花卉。
  • 东山:古代常用来指隐居或游赏的地方。
  • 蔷薇:一种带刺的美丽花卉。
  • 中园:园子的中央。
  • 违孤赏:违背独自欣赏的心愿。
  • 余芳:残留的花香或花瓣。
  • 暮归:傍晚时分回家。

翻译

春天的红花已经稀疏,几枝花儿在低矮的楼阁旁,随着午后的微风轻轻摇曳。这些花朵仿佛是织女在忧愁中织出的锦绣,又像是秋娘出嫁时所穿的华丽衣裳。南方有人歌唱着芍药的美丽,而东山的日子则让人回忆起蔷薇的芬芳。我不忍心违背独自欣赏园中美景的心愿,即使到了傍晚,也要拾起那些残留的花瓣,才肯归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花落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春光的留恋。诗中“春红已觉稀”和“数枝低阁午风微”描绘了春花的凋零,而“裁将织女愁中锦”和“尽着秋娘嫁日衣”则巧妙地将落花比作织女的锦绣和秋娘的嫁衣,赋予了落花以美丽而哀愁的意象。后两句通过对南国芍药和东山蔷薇的回忆,进一步以花喻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诗人不愿违背独自欣赏园中美景的心愿,即使天色已晚,也要拾起余芳,体现了对美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深情体验。

周用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行之,号伯川。弘治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正德初,迁南京兵科给事中,进言谏迎佛事及镇守江西中官不法事。迁广东布政司参议。嘉靖中,历官南京工部、刑部尚书。九庙灾,自陈致仕。后以工部尚书总督河道,官至吏部尚书。有《周恭肃集》。 ► 40篇诗文

周用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