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岳二十韵
有岳雄西土,三峰插渭川。
省方朝白帝,分野障金天。
逖矣威灵赫,遐哉秩望虔。
百王开宝箓,七圣演瑶编。
绮殿丹青列,文窗俎豆联。
风云蒸大壑,日月避层巅。
鷟举天门辟,鳌呿地轴旋。
岩峦莽翕汨,岭障郁绵翩。
猿挂仙人掌,萝飞玉女泉。
霞雰夕的皪,锦绣晓相鲜。
葛藟摇金壁,芝苓冒紫烟。
石膏渗复结,钟乳滴犹悬。
右压秦胡壮,南包汉邓偏。
徒追散马日,缅忆祖龙年。
箭括通神户,云台秘妙筌。
岂惟栖凤侣,亦以遁鸿贤。
方士骑茅狗,宫人采石莲。
褰帷瞻窈窕,拄笏怅攀缘。
阴井邀雷驭,阳崖起电鞭。
聊游凌绝顶,不为学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岳:指华山,位于陕西省,是中国五岳之一。
- 三峰:指华山的三座主峰,即东峰、南峰和西峰。
- 渭川:即渭河,流经陕西省。
- 省方:巡视四方。
- 白帝:古代神话中的五帝之一,主西方,与华山有关。
- 分野:古代天文学中指星宿所对应的地面区域。
- 金天:指西方,因五行中西方属金。
- 逖(tì):远。
- 秩望:指祭祀时的秩序和期望。
- 宝箓:指珍贵的书籍或文献。
- 瑶编:指珍贵的书籍。
- 文窗:装饰华丽的窗户。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
- 大壑:深谷。
- 层巅:山峰的高处。
- 鷟举:形容鸟飞得很高。
- 鳌呿:形容山势雄伟。
- 翕汨:形容山势连绵不断。
- 芝苓:指灵芝和茯苓,都是珍贵药材。
- 石膏:一种矿物,常用于中药。
- 钟乳:钟乳石,洞穴中由石灰岩溶解后形成的石笋。
- 秦胡:指秦地和胡地,泛指西北地区。
- 汉邓:指汉中和邓州,泛指西南地区。
- 箭括:指箭的末端。
- 云台:指高耸入云的台阁。
- 妙筌:指精妙的捕鱼工具,比喻高深的道理或技艺。
- 褰帷:拉开帷幕。
- 拄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笏板,此处指手持笏板的样子。
- 阴井:指山中的深井。
- 阳崖:指山中的向阳崖壁。
- 雷驭:指雷电之力。
- 电鞭:指雷电之力。
翻译
华山雄伟地屹立在西方,三座主峰高耸入云,直插渭河之上。朝拜白帝,巡视四方,星宿的分野覆盖了金色的天空。远古的威灵显赫,祭祀的秩序和期望虔诚。历代帝王开启珍贵的文献,七位圣人演绎着瑶编。华丽的殿堂排列着丹青,文窗下俎豆相连。风云在大壑中蒸腾,日月在层巅之上避让。鸟儿高飞,天门开启,山势雄伟,地轴旋转。山岩连绵不断,岭障郁郁葱葱。猿猴挂在仙人的手掌上,藤萝飞过玉女的泉水。晚霞灿烂,锦绣般的美景在晨晓中相映成趣。葛藟在金壁上摇曳,芝苓在紫烟中冒出。石膏渗出又结成,钟乳石滴水悬挂。右边的秦胡壮丽,南边的汉邓偏远。追忆散马的日子,缅怀祖龙的时代。箭括通向神秘的门户,云台藏着精妙的技艺。不仅是凤凰的栖息地,也是隐士贤人的避世之所。方士骑着茅草编织的狗,宫人在采集石莲。拉开帷幕瞻仰窈窕,手持笏板惆怅地攀缘。阴井邀请雷电之力,阳崖上电光闪烁。只是为了登上绝顶游览,而不是为了学习神仙之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观和神秘莫测,通过对华山自然景观和文化传说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华山的深厚情感和崇高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鷟举天门辟,鳌呿地轴旋”等,形象地描绘了华山的雄伟气势。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古代神话和历史的回顾,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华山的赞美,也是对中华文化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