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玉阳洞

山郭寻幽历翠微,黔中乐事未曾稀。 丹梯直接仙人阁,夕霭将沾客子衣。 石几开樽看鸟过,云楼倚槛送斜晖。 吏情自觉山林好,著屐凌空意欲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阳洞:位于山中,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洞穴。
  • 山郭:山的外围。
  • 寻幽:寻找幽静之地。
  • 历翠微:历经翠绿的山色。
  • 黔中:指贵州一带。
  • 丹梯:红色的阶梯,此处指通往高处的台阶。
  • 仙人阁:传说中仙人居住的阁楼。
  • 夕霭:傍晚的雾气。
  • 客子衣:旅人的衣服。
  • 石几:石头制成的桌子。
  • 开樽:打开酒器,准备饮酒。
  • 云楼:高耸入云的楼阁。
  • 倚槛:靠着栏杆。
  • 斜晖:斜射的阳光。
  • 吏情:官场的心情。
  • 著屐:穿上木屐。
  • 凌空:高悬空中。

翻译

在山的外围寻找幽静之地,历经翠绿的山色,贵州一带的乐事从未稀少。红色的阶梯直通传说中的仙人阁楼,傍晚的雾气似乎要沾湿旅人的衣服。石头桌子上打开酒器,看着鸟儿飞过,高耸入云的楼阁上靠着栏杆,送别斜射的阳光。官场的心情自觉山林更美好,穿上木屐,高悬空中,心意欲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寻找幽静之地的经历,通过“丹梯”、“仙人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夕霭将沾客子衣”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旅人的情感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结尾的“著屐凌空意欲飞”更是抒发了诗人渴望自由、向往高远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无限向往。

李学一

李学一,字万卿,号文轩。归善(今广东惠阳)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科给事中。历任湖广参议、贵州提学副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李学一诗,以张友仁一九四八年手抄本《文轩公集》为底本。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