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平倭

海邦鼙鼓年年急,野妇村氓相对泣。 何当夷丑更陆梁,海上人家徒壁立。 朝闻碣石已屠城,暮报平山复波及。 喜看儒将有子房,帷幄运筹禽已执。 净扫妖氛岭峤清,万井千家事耕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此处指战鼓声。
  • 野妇村氓:指乡村的妇女和农民。
  • 夷丑:指外来的侵略者,这里特指倭寇。
  • 陆梁:指倭寇横行霸道。
  • 帷幄:军中的帐幕,指军事指挥所。
  • 运筹:策划,制定策略。
  • 禽已执:指已经捕获了敌人。
  • 岭峤:山岭,这里指边疆地区。
  • 万井千家:形容居民众多。
  • 耕汲:耕种和汲水,指日常生活。

翻译

海边的战鼓声年年急促,乡村的妇女和农民相对哭泣。 何时这些外来的侵略者更加横行霸道,海上的人家只能空有墙壁而无法安居。 早晨听说碣石已经被屠城,傍晚又传来平山也遭受了波及。 欣喜地看到有像子房一样的儒将,在军帐中运筹帷幄,已经捕获了敌人。 彻底扫清了边疆的妖氛,万家千户开始安心耕种和汲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海防边疆的紧张局势和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时表达了对英勇儒将的赞扬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海邦鼙鼓”、“野妇村氓”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战乱与和平,突出了儒将的智勇和人民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李学一

李学一,字万卿,号文轩。归善(今广东惠阳)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科给事中。历任湖广参议、贵州提学副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李学一诗,以张友仁一九四八年手抄本《文轩公集》为底本。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