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五十三首

悠悠世间事,得失何定期。 贵富信匪荣,祗自取驱驰。 苟违取舍机,几不取倾危。 君看石崇宅,金璧烂光辉。 始谓可千岁,祸乃不移时。 慢藏祗诲盗,圣言岂我欺。 咽绝无复续,虽悔其何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贵富:富贵。
  • (zhī):仅仅,只是。
  • 驱驰:奔走效力。
  • 苟违:如果违背。
  • 取舍机:取舍的关键。
  • 倾危:倾覆和危险。
  • 石崇:西晋时期的大富豪。
  • 金璧:黄金和玉石,泛指贵重物品。
  • 烂光辉:灿烂的光辉。
  • 千岁:千年,比喻长久。
  • 祸乃不移时:灾祸来得非常快。
  • 慢藏:疏于保管。
  • 诲盗:诱导人偷盗。
  • 圣言:圣人的话。
  • 我欺:欺骗我。
  • 咽绝:停止呼吸,比喻死亡。
  • 无复续:无法再继续。
  • 虽悔其何追:即使后悔也追不回。

翻译

在悠悠的世间,得失之事哪有定数。 富贵确实不值得荣耀,只是让人奔走效力。 如果违背了取舍的关键,几乎必然导致倾覆和危险。 你看那石崇的宅邸,金碧辉煌,灿烂夺目。 起初以为可以长久,灾祸却来得如此之快。 疏于保管只会诱导人偷盗,圣人的话岂会欺骗我。 一旦停止呼吸,就无法再继续,即使后悔也追不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世间得失、富贵荣辱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可预测的感慨。诗中以石崇的宅邸为例,说明了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和荣耀,也可能在一瞬间化为乌有,强调了取舍和谨慎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圣人智慧的信任,以及对于人生无法重来的无奈和悔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反思。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