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户部尚书贡泰甫开司闽中榷盐易米给京师

· 贝琼
两隅未挣出师频,圣主经营伏老臣。 天河转粟遥通蓟,腊月看花近到闽。 道上豺狼应避马,山中猿马不惊人。 公馀定有诗千首,好托边鸿寄蚤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两隅:指边远地区。
  • 挣:摆脱,解脱。
  • 圣主:指皇帝。
  • 经营:筹划,管理。
  • 伏老臣:指老臣在朝中辅佐。
  • 天河转粟:比喻粮食运输。
  • 蓟: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带。
  • 腊月:农历十二月。
  • 豺狼:比喻凶恶的人。
  • 避马:避开马匹,指不敢靠近。
  • 猿马:猿猴和马,指山中的动物。
  • 公馀:公事之余。
  • 边鸿:边疆的鸿雁,比喻书信。

翻译

边远地区尚未完全解脱,圣明的皇帝正在筹划,依赖老臣的辅佐。粮食通过天河般的运输,远达蓟地,腊月里看花,竟然近到闽中。道路上的豺狼应当避开马匹,山中的猿猴和马并不惊扰人。公务之余,定会有千首诗作,愿托边疆的鸿雁,早早传递春天的消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边远地区的局势和朝廷的筹划,通过“天河转粟”和“腊月看花”等意象,展现了粮食运输的艰辛和闽中的自然美景。诗中“豺狼应避马”和“猿马不惊人”对比鲜明,表达了边疆的安宁与和谐。结尾处寄托了诗人对边疆春天的期盼和对公务之余创作诗篇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