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咏贫士七首其一

伯牙古贤士,高情寄孤琴。 子期匪常流,听之乃知音。 寥寥千载下,斯人安可寻。 浊醪谁与共,偶尔成独斟。 夷齐去云久,清风良足钦。 我今知所归,安此固穷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伯牙:古代著名的琴师,与钟子期为知音。
  • 子期:钟子期,伯牙的知音好友。
  • 寥寥:稀少。
  • 浊醪:浑浊的酒。
  • 夷齐:指古代的贤人伯夷和叔齐,以清廉著称。
  • 固穷:坚守贫穷,指不因贫穷而改变节操。

翻译

伯牙是古代的贤士,他的高尚情操寄托在孤独的琴声中。子期并非寻常之人,他能听懂伯牙的琴音,成为他的知音。千年之后,这样的人已经难以寻找。浑浊的酒谁来与我共饮,偶尔只能独自斟酌。伯夷和叔齐已经离我们很久远了,他们的清风令人钦佩。我现在知道我的归宿,安心于坚守贫穷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士伯牙和子期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和知音难寻的感慨。诗中,“寥寥千载下,斯人安可寻”一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中缺乏真正知音的失望。后文提到伯夷和叔齐,表明诗人向往古代贤人的清廉和坚守,决心固守贫穷,不改初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