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咏贫士七首其一
伯牙古贤士,高情寄孤琴。
子期匪常流,听之乃知音。
寥寥千载下,斯人安可寻。
浊醪谁与共,偶尔成独斟。
夷齐去云久,清风良足钦。
我今知所归,安此固穷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伯牙:古代著名的琴师,与钟子期为知音。
- 子期:钟子期,伯牙的知音好友。
- 寥寥:稀少。
- 浊醪:浑浊的酒。
- 夷齐:指古代的贤人伯夷和叔齐,以清廉著称。
- 固穷:坚守贫穷,指不因贫穷而改变节操。
翻译
伯牙是古代的贤士,他的高尚情操寄托在孤独的琴声中。子期并非寻常之人,他能听懂伯牙的琴音,成为他的知音。千年之后,这样的人已经难以寻找。浑浊的酒谁来与我共饮,偶尔只能独自斟酌。伯夷和叔齐已经离我们很久远了,他们的清风令人钦佩。我现在知道我的归宿,安心于坚守贫穷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士伯牙和子期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和知音难寻的感慨。诗中,“寥寥千载下,斯人安可寻”一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中缺乏真正知音的失望。后文提到伯夷和叔齐,表明诗人向往古代贤人的清廉和坚守,决心固守贫穷,不改初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