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儗古九首其一
吾非公子荆,为室亦苟完。
时复醉浊醪,无暇整巾冠。
箪瓢颇云乐,我心欲希颜。
白雪任来往,世好非所关。
玩兹东篱花,清兴发毫端。
怀哉太古音,有琴何必弹。
谁云荆枳丛,可以栖凤鸾。
天命人莫违,奚论饥与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公子荆:指贵族子弟。
- 苟完:勉强完成,这里指生活简朴。
- 浊醪:指未经过滤的酒,通常指家酿的酒。
- 巾冠:古代男子的头饰,这里指整齐的装束。
- 箪瓢:指简陋的生活用具,比喻清贫的生活。
- 希颜:希望像颜回那样,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以清贫而乐道著称。
- 白雪:比喻高洁。
- 世好:世俗的喜好。
- 东篱花:指菊花,常用来象征高洁和隐逸。
- 太古音:指古代的音乐,这里比喻高雅的艺术。
- 荆枳丛:荆棘和枳棘,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凤鸾:凤凰和鸾鸟,比喻高贵和美好。
- 天命:指天意或命运。
翻译
我不是贵族子弟,生活简朴勉强维持。时常喝些家酿的酒,无暇整理装束。虽然生活清贫,但我心向往颜回的乐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都不关心世俗的喜好。我欣赏东篱下的菊花,清雅的兴致从笔端流露。怀念那古代的音乐,即使有琴也不必弹奏。谁说荆棘丛中不能栖息凤凰?天命不可违,何必计较饥饿与寒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诗中,“吾非公子荆,为室亦苟完”展示了诗人不慕虚荣、安于现状的态度;“箪瓢颇云乐,我心欲希颜”则体现了诗人对颜回式清贫乐道的向往。通过“玩兹东篱花,清兴发毫端”和“怀哉太古音,有琴何必弹”等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超脱世俗的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
李贤(原德)的其他作品
- 《 晓发武安驿 》 —— [ 明 ] 李贤(原德)
- 《 和陶诗饮酒诗二十首其一 》 —— [ 明 ] 李贤(原德)
- 《 和陶诗答庞参军 》 —— [ 明 ] 李贤(原德)
- 《 再赓大胜寺壁间韵三首 》 —— [ 明 ] 李贤(原德)
- 《 和陶诗饮酒诗二十首其一 》 —— [ 明 ] 李贤(原德)
- 《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 —— [ 明 ] 李贤(原德)
- 《 和陶诗和胡西曹赠顾贼曹 》 —— [ 明 ] 李贤(原德)
- 《 题画 》 —— [ 明 ] 李贤(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