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 李英
千山当落日,一叶又惊秋。 未解相如病,犹增宋玉愁。 行藏羞短鬓,渔钓忆沧洲。 何事长为客,西风独倚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 千山:形容山岭众多。
  • 落日:夕阳。
  • 一叶:一片叶子,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 惊秋:因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惊讶或触动。
  • 未解:未能理解或解决。
  • 相如病:指司马相如的病,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因病而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
  • 宋玉愁: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其作品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 行藏:行踪,这里指个人的行为和隐退。
  • 短鬓:指头发短,常用来形容年纪轻或生活困顿。
  • 渔钓:钓鱼,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
  • 沧洲:指水边,也常用来指隐居之地。
  • 长为客:长时间作为客人,指在外漂泊。
  • 西风:秋风。
  • 倚楼:靠着楼台,常用来形容思索或感慨。

翻译

夕阳映照着连绵的山峦,一片叶子也惊觉秋天的到来。 我未能理解司马相如的病痛,却依旧增添了宋玉的忧愁。 我的行为和隐退令我羞愧于年轻的短鬓,回忆起在沧洲的渔钓生活。 为何我总是作为客人,独自倚着楼台,迎着秋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通过“千山当落日,一叶又惊秋”传达了秋天的到来和诗人的感触。诗中“未解相如病,犹增宋玉愁”反映了诗人对前人命运的思考和自身情感的投射。后两句“行藏羞短鬓,渔钓忆沧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尾的“何事长为客,西风独倚楼”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李英

明西番人。父南哥洪武中率众归附,授西宁州同知,进西宁卫指挥佥事,英嗣官。永乐十年以镇压叛番,进都指挥佥事。宣宗朝擢右府左都督,恃功而骄,所为多不法,下狱论死,寻得释。 ► 4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