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与殷晋安别
忆昔初会时,杯酒接殷勤。
倏忽已十载,交情晚弥亲。
所嗟久离阔,无由卜为邻。
徘徊共携手,行乐及兹辰。
如何日欲暮,临岐袂将分。
不知自此去,相隔复几春。
人生无定迹,聚散若浮云。
我观古贤达,出处各有因。
君负长卿志,我甘原宪贫。
白鸥为伴侣,天地一闲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倏忽:[shū hū] 迅速,忽然。
- 弥亲:更加亲密。
- 离阔:分离,远离。
- 卜为邻:选择成为邻居。
- 临岐:在分别的路口。
- 袂将分:衣袖即将分开,指即将分别。
- 长卿志:指司马相如的志向,这里可能指追求文学或政治上的成就。
- 原宪贫: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以贫穷著称,这里指安于贫穷。
翻译
回想当初我们相聚的时刻,杯酒间彼此殷勤相待。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年,我们的友情在晚年变得更加亲密。遗憾的是,我们长久地分离,无法选择成为邻居。我们徘徊着,手牵手,享受着此刻的快乐。但为何天色已晚,在分别的路口,我们的衣袖即将分开。不知道这次离别后,我们还会相隔多少个春天。人生没有固定的轨迹,聚散如同浮云一般无常。我观察古代的贤达,他们的出世和隐退都有各自的原因。你怀抱着司马相如那样的志向,而我甘愿像原宪一样贫穷。我以白鸥为伴,在这天地间做一个闲散的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诗人回忆了与友人初会的情景,感叹时光飞逝,友情却愈发深厚。然而,现实的离别让诗人感到无奈和遗憾,他希望与友人能成为邻居,共享晚年。诗的最后,诗人以古贤达的出世和隐退为喻,表达了自己安于贫穷、追求闲适生活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