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和郭主簿二首

辞官非乐隐,所惜在名节。 爱子襟怀清,有若秋水澈。 我居有松菊,贞秀两奇绝。 严霜萎草木,二物挺相别。 卓哉岁寒姿,彷佛类豪杰。 劲气自莫摧,非有长生诀。 感此谐我心,开樽对明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辞官:放弃官职。
  • 乐隐:乐于隐居。
  • 名节:名誉和节操。
  • 襟怀:胸怀。
  • 秋水:秋天的水,比喻清澈。
  • 贞秀:坚贞而秀美。
  • 严霜:严寒的霜。
  • 岁寒姿:指松树和菊花在寒冷季节中依然挺立的姿态。
  • 卓哉:卓越,杰出。
  • 劲气:坚韧的气概。
  • 长生诀:长生不老的秘诀。

翻译

放弃官职并非因为我喜欢隐居,我所珍惜的是名誉和节操。 我深爱着儿子,他的胸怀清澈如秋水。 我居住的地方有松树和菊花,它们坚贞而秀美,是世间奇绝。 严寒的霜使草木凋零,但松菊二物却挺立不同。 它们卓越的岁寒姿态,仿佛像豪杰一般。 坚韧的气概自然不可摧折,这并非有长生不老的秘诀。 我因此感到心意相合,举杯对着明月畅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节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比松菊与草木在严霜中的不同表现,赞美了松菊坚韧不拔的品质,将其比作豪杰,体现了诗人对坚贞不屈精神的崇敬。诗中“辞官非乐隐,所惜在名节”一句,直接表明了诗人放弃官职的原因,并非出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和节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