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某小史

青童白玉姿,谪降自瑶池。 一接芳兰体,如披琼树枝。 见人偏袅袅,闻唤故迟迟。 何处看联碧,花前倚小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童:指年轻的侍从或仆人,这里特指年轻貌美的男子。
  • 白玉姿:形容人的肤色洁白如玉,姿态优美。
  • 谪降:原指神仙被贬下凡间,这里比喻美少年如同天上的仙子降临人间。
  • 瑶池: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常用来比喻仙境。
  • 芳兰体:比喻人的身体散发着芳香,如同兰花一般。
  • :覆盖,这里指围绕或装饰。
  • 琼树枝:比喻珍贵而美丽的事物,如同琼枝玉叶。
  • 袅袅:形容姿态柔美、轻盈。
  • 迟迟:形容动作缓慢,不急不忙。
  • 联碧:指相连的碧玉,这里可能指美丽的景象或装饰。
  • 小儿:指年轻的男子。

翻译

你这年轻的侍从,拥有如白玉般洁白的肌肤和优美的姿态,仿佛是从仙境瑶池降临凡间的仙子。一旦接触到你,就像围绕着芳香的兰花,或是装饰着珍贵的琼树枝。你见到人时姿态柔美轻盈,听到呼唤时动作缓慢不急。在哪里能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呢?就在花前,站着那位年轻的男子。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一位年轻侍从的美貌与气质,将其比作天上的仙子,形容其肌肤如白玉,姿态如芳兰,美丽动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如“瑶池”、“琼树枝”等,增强了诗歌的仙境氛围和美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年轻侍从的深深欣赏和赞美。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 7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