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六咏

亭畔兼山畔,松边与竹边。 独存千古质,不受俗人怜。 只道淩宵惯,谁知得气先。 堪嗟汉宫女,憔悴坐花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连同,同时具有。
  • 千古质:指梅花的永恒之美,不受时间影响。
  • 淩宵:即“凌霄”,指高耸入云,这里比喻梅花的高洁。
  • 得气先:指梅花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花田:指种植花卉的田地,这里可能指汉宫女子的悲惨境遇。

翻译

梅花在亭子旁边,也在山边,与松树和竹子为邻。 它独自保留着千古不变的美质,不受世俗人的喜爱。 人们只知道它高洁如凌霄,却不知它是最先感受到春天气息的。 可叹那些汉宫的女子,因为花田之事而憔悴不堪。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梅花的坚韧和高洁,通过对比梅花的自然美与汉宫女子的悲惨境遇,表达了作者对梅花不受世俗喜爱的惋惜,以及对汉宫女子命运的同情。诗中“独存千古质”一句,凸显了梅花的永恒之美,而“得气先”则巧妙地描绘了梅花作为春天的先驱者的形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 7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