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雨后花

· 元稹
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 馀滴下纤蕊,残珠堕细枝。 浣花江上思,啼粉镜中窥。 念此低回久,风光幸一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芳:指红色的花朵。
  • :喜爱。
  • 静色:静态的美丽。
  • 馀滴:剩余的雨滴。
  • 纤蕊:细小的花蕊。
  • 残珠:形容雨滴像珠子一样挂在细枝上。
  • 浣花江:指成都的浣花溪,这里用作地名,代指美丽的景色。
  • 啼粉:指女子因哭泣而使脸上的妆粉脱落。
  • 镜中窥:从镜子中偷看。
  • 低回:徘徊,流连。
  • 风光:美丽的景色。
  • :希望。
  • 一吹:一阵风。

翻译

红色的花朵喜爱它们静态的美丽,深得雨水的滋润。 剩余的雨滴轻轻滴落在细小的花蕊上,残余的雨珠像珠子一样挂在细枝上。 在浣花江上思念,从镜子中偷看自己因哭泣而脱落的妆粉。 想起了这些,我低回流连了许久,希望美丽的景色能再被一阵风吹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花朵的静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滴与花朵的和谐共存。诗中“红芳怜静色”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花朵静态美的欣赏,也暗示了雨水的滋润使得花朵更加娇艳。后文通过“馀滴下纤蕊,残珠堕细枝”进一步以具象的描写,展现了雨后花朵的生动景象。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与期待,希望这样的美景能够再次被风拂动,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向往。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