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含烟

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暗伤神。 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不如移植在金门,近天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桥柳:河边的柳树。
  • 占芳春:在春天中占据一席之地,指柳树在春天盛开。
  • 映水含烟:柳树映照在水中,仿佛含着轻烟。
  • 拂路:轻轻拂过道路。
  • 攀折:折断。
  • 赠行人:送给即将远行的人。
  • 暗伤神:内心暗自伤感。
  • 乐府:古代官方音乐机构,此处指乐府所采集的民歌或创作的歌曲。
  • 横笛曲:用横笛演奏的曲子。
  • 离肠:离别的情感。
  • 断续:断断续续,形容情感的起伏不定。
  • 移植:将植物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
  • 金门:指皇宫的门,比喻接近皇帝的地方。
  • 近天恩:接近皇帝的恩宠。

翻译

河边的柳树,在春天里盛开。它们映照在水中,仿佛含着轻烟,轻轻拂过道路。人们多次折下柳枝,送给即将远行的人,心中暗自伤感。

乐府将这情景谱成横笛曲,那曲调能让离别的情感断断续续。与其这样,不如将柳树移植到皇宫的金门旁,靠近皇帝的恩宠。

赏析

这首作品以河桥柳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离别情感。通过柳树的映水含烟和攀折赠行人的细节,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后文提到将柳树移植到金门,寓意着希望离别的情感能得到皇帝的关怀和安慰,体现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愿望。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五代十国时期词人的高超艺术成就。

毛文锡

毛文锡,,字平珪,唐末五代时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