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酬乐天

· 元稹
引傩绥旆乱毵毵,戏罢人归思不堪。 虚涨火尘龟浦北,无由阿伞凤城南。 休官期限元同约,除夜情怀老共谙。 莫道明朝始添岁,今年春在岁前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引傩(nuó):古代驱除疫鬼的一种仪式。
  • 绥旆(suí pèi):指挥旗。
  • 乱毵毵(sān sān):形容细长的样子,这里指旗帜飘扬。
  • 虚涨:虚幻的涨起,指火光。
  • 火尘:火光和尘埃。
  • 龟浦: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无由:没有机会。
  • 阿伞: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伞。
  • 凤城:指京城。
  • 休官:辞去官职。
  • 期限:约定的时间。
  • 元同约:原本相同的约定。
  • 除夜:除夕夜。
  • 情怀:心情,情感。
  • 老共谙:老朋友共同了解。
  • 明朝:明天早晨。
  • 添岁:增加一岁。
  • 岁前三:指春节前三天。

翻译

驱除疫鬼的仪式中,指挥旗飘扬得杂乱无章,戏演完后人们归去,思绪难以平静。 虚幻的火光在龟浦北边升起,而我却没有机会在京城南边撑起那把伞。 辞官的期限原本是与朋友共同约定的,除夕夜的心情,老朋友们都心知肚明。 不要说从明天开始才增加一岁,其实今年的春天已经提前在春节前三天的岁末到来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心情。通过“引傩绥旆乱毵毵”和“虚涨火尘龟浦北”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纷繁复杂事务的回顾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休官期限元同约”和“除夜情怀老共谙”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同经历的怀念。最后两句“莫道明朝始添岁,今年春在岁前三”则巧妙地以春天的提前到来,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希望和生机,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