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乐府十二首 · 其十二 · 下客谣

· 元结
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 客言胜黄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成彩翠,绮罗如婵娟。 终恐见斯好,有时去君前。 岂知保忠信,长使令德全。 风声与时茂,歌颂万千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客:地位低下的客人。
  • 黄金:贵重的金属,这里指财富。
  • 主人:招待客人的主人。
  • :怜爱,喜爱。
  • 然不然:同意还是不同意。
  • 珠玉:珍贵的宝石。
  • 彩翠:五彩斑斓的颜色。
  •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
  • 婵娟:美丽的女子。
  • 斯好:这样的美好。
  • 忠信:忠诚和信用。
  • 令德:美好的品德。
  • 风声:名声,声誉。
  • 时茂:时代繁荣。
  • 歌颂:赞美,颂扬。

翻译

地位低下的客人没有黄金,难道就不想得到主人的喜爱吗? 客人说他的话比黄金还要珍贵,主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珠玉变得五彩斑斓,绮罗如同美丽的女子。 终究担心会见到这样的美好,有时候会离开你的面前。 哪里知道保持忠诚和信用,长久地保持美好的品德。 名声随着时代的繁荣而增长,颂扬将延续万千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下客”与“主人”的关系,探讨了忠诚、信用与物质财富的价值。诗中,“下客”虽无黄金,但其言辞被视为比黄金更珍贵,反映了精神财富的重要性。同时,诗人强调了保持忠信和美德的长远价值,认为这些美德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赞颂,体现了对内在品质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忠诚和美德的崇高赞美。

元结

元结

元结,字次山,号漫叟、聱叟,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迁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