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一

· 王维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 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 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山:指隐居之地。
  • 偃蹇(yǎn jiǎn):形容山林空旷,也指高耸。
  • 澹尔:形容心境平静。
  • 太虚:指天空,也比喻心境空灵。
  • :遥远。

翻译

我的弟弟在东山隐居时,他的心志是多么高远。太阳已经高高升起,他还在床上安睡,直到钟声响起才开始用餐。他的领子上头发还未梳理,床头的书卷也没有展开。他喜欢在清澈的溪流边悠闲地思考,对着空旷的林木高耸。青苔覆盖的石头上干净无尘,细草在松树下柔软舒适。窗外鸟儿的叫声悠闲自在,台阶前的心境如同善良的虎一般平和。尽管世间万物繁多,他的心境却平静如天空,遥远而空灵。他意识到与万物平等,自认为对世事的理解尚浅。面对你,我忽然感到自在,心中的杂念不再需要驱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王维的弟弟张五在东山隐居时的超然生活状态。诗中通过“日高犹自卧”、“领上发未梳”等细节,展现了张五不拘小节、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清川兴悠悠”、“窗外鸟声闲”等句,传达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王维通过对弟弟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维诗歌中一贯的山水意境和超脱情怀。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