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朝阳山人张朝夜集湖亭赋得各言其志

· 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无边。 零露积衰草,寒螀鸣古田。 茫茫区中想,寂寂尘外缘。 从此悟浮世,胡为伤暮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 孤月:孤独的月亮。
  • 零露:零星的露水。
  • :堆积。
  • 衰草:枯萎的草。
  • 寒螀(hán jiāng):即寒蝉,秋天的蝉。
  • 古田:古老的田地。
  • 区中:尘世之中。
  • 寂寂:寂静无声。
  • 尘外缘:超脱尘世的因缘。
  • :领悟,明白。
  • 浮世:尘世,人世间。
  • 胡为:为何。
  • 伤暮年:悲伤晚年。

翻译

洞庭湖上孤月高悬,秋色无边无际。 零星的露水积聚在枯萎的草上,寒蝉在古老的田间鸣叫。 在这茫茫的人世间思考,感受到超脱尘世的寂静因缘。 从此领悟了尘世的虚幻,为何还要为晚年而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洞庭湖上的景色,通过孤月、衰草、寒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和对生命晚年的深刻思考。诗中“茫茫区中想,寂寂尘外缘”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的深刻洞察,又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最后两句“从此悟浮世,胡为伤暮年”,更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劝诫人们不要为生命的晚年而悲伤,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脱境界。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