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应圣观

· 王建
精思堂上画三身,回作仙宫度美人。 赐额御书金字贵,行香天乐羽衣新。 空廊鸟啄花砖缝,小殿虫缘玉像尘。 头白女冠犹说得,蔷薇不似已前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精思堂:指道观中供奉神像的殿堂。
  • 三身:佛教术语,指佛的三种身,即法身、报身、应身。
  • 回作:转换成。
  • 仙宫:指道观。
  • 赐额:皇帝赐予的匾额。
  • 御书:皇帝亲笔书写的字。
  • 金字:用金粉书写的字。
  • 行香:道教的一种仪式,指焚香祈祷。
  • 天乐:指道教音乐。
  • 羽衣:指道士的服装。
  • 空廊:空荡荡的走廊。
  • 花砖:装饰有花纹的砖。
  • 小殿:小型的殿堂。
  • 虫缘:虫子爬过的痕迹。
  • 玉像:指神像。
  • 头白:头发变白,指年老。
  • 女冠:女道士。
  • 蔷薇:一种植物,这里指蔷薇花。

翻译

在精思堂上,画着佛的三种身形,转而成为仙宫,度化美人。皇帝赐予的匾额上,御笔书写的金字显得格外珍贵,行香仪式中,天乐响起,道士们穿着崭新的羽衣。空荡荡的走廊里,鸟儿啄食着花砖的缝隙,小殿中,虫子爬过玉像,留下尘迹。那位头发已白的女道士仍在讲述着,但蔷薇花已不像前一个春天那样盛开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道观的静谧与沧桑,通过精思堂、御书金字、天乐羽衣等意象,展现了道观的神圣与庄严。同时,空廊、花砖、小殿虫缘等细节,又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和道观的孤寂。最后,通过女冠与蔷薇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 517篇诗文

王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