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杏花坛:指讲学授业的地方。
- 不废:不停止。
- 中庭:庭院之中。
- 趁蝶飞:追逐蝴蝶玩耍。
- 暗写:秘密地书写。
-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
- 收部秩:整理书籍。
- 初年:早年。
- 著衫衣:穿上衣服,指开始学习。
- 秋堂:秋天的学堂。
- 白发先生:指年老的教师。
- 古巷:古老的巷子。
- 青襟:指学生,因古代学生常穿青色衣服。
- 旧伴:旧时的同伴。
- 凤城:指京城。
- 荐表:推荐信。
- 万人丛:人群中。
- 有光辉:显得突出,有光彩。
翻译
在杏花坛上授业时,他虽年幼却不停止在庭院中追逐蝴蝶玩耍。 秘密地书写五经,整理书籍,七岁时就开始穿上衣服学习。 秋天的学堂里,与白发苍苍的老师告别,古老的巷子里,与青衣的旧时同伴一同归去。 独自一人前往京城,手持推荐信,在万人之中显得格外光彩夺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童的成长历程和其非凡的才华。诗中,“杏花坛上授书时”和“不废中庭趁蝶飞”展现了神童在童年时期的活泼与聪颖,而“暗写五经收部秩”和“初年七岁著衫衣”则突出了他的早慧和勤奋。后两句“秋堂白发先生别”和“古巷青襟旧伴归”描绘了神童与师长的离别和与同伴的归途,情感深沉。最后,“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则彰显了神童在人群中的非凡地位和未来的光明前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神童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才华和学问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