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夫谣

· 王建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衣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出。 一间茆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驿(yì):古代的官方旅馆,供官员和信使休息。
  • 牵驿船:牵引驿站的船只,通常由驿站附近的水夫负责。
  • 水宿沙行:指水夫在水中过夜,沙滩上行走,形容其生活艰苦。
  • 万斛重:形容船只沉重,斛(hú)是古代容量单位。
  • 迢迢(tiáo tiáo):遥远的样子。
  • 淼淼(miǎo miǎo):水广阔无边的样子。
  • 缘堤:沿着堤岸。
  • 臆穿:胸口疼痛,穿指疼痛。
  • 腾踏:用力踩踏,形容努力工作的样子。
  • 茆屋:茅草屋,简陋的住所。
  • 平田:平整的田地。

翻译

我真是苦啊,生在驿站的旁边,官家命令我牵引驿站的船只。 辛苦的日子多,快乐的时光少,就像海鸟一样在水宿沙行。 逆着风,船只沉重如万斛,前面的驿站遥远,后面的水域广阔。 半夜沿着堤岸,雨雪交加,被驱使着来回奔波。 衣服寒冷湿透,披着短蓑衣,胸口疼痛,脚裂开,只能忍痛。 到了天亮,辛苦无处诉说,大家齐心协力,用力踩踏,牵引船只。 一间茅草屋有什么价值,但这是父母的故乡,我离不开。 我愿这水变成平田,永远让水夫不再怨天尤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水夫的艰辛生活,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场景,展现了水夫在恶劣环境下的劳作和对家乡的眷恋。诗中“水宿沙行如海鸟”形象地描绘了水夫的生活状态,而“逆风上水万斛重”则突出了工作的艰难。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改变水夫命运的愿望,体现了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 517篇诗文

王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