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风

· 皎然
江风西复东,飘暴忽何穷。初生虚无际,稍起荡漾中。 应吹夏口樯竿折,定蹙湓城浪花咽。今朝莫怪沙岸明,昨夜声狂卷成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飘暴(piāo bào):形容风力强劲,飘忽不定。
  • 虚无际:形容江面空旷无边。
  • 荡漾(dàng yàng):水面微波起伏的样子。
  • 夏口:地名,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区。
  • 樯竿(qiáng gān):船上的桅杆。
  • (cù):急促,这里形容波浪翻滚的样子。
  • 湓城: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yè):形容声音低沉、不畅。
  • 沙岸:江边的沙滩。

翻译

江上的风从西向东吹去,飘忽不定,力量无穷。它最初在空旷无边的江面上形成,渐渐地在波涛中起伏荡漾。这风似乎要吹断夏口船上的桅杆,定会激起湓城汹涌的浪花,使其发出低沉的声响。今天不要惊讶沙岸显得明亮,因为昨夜的风狂卷起来,仿佛将一切都卷成了雪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江上风的强劲与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与不可预测。诗中“飘暴忽何穷”一句,生动地表现了风的飘忽不定和强大力量。后文通过对夏口和湓城的具体描写,进一步以风对船只和波浪的影响,来强调风的威力。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昨夜与今朝的景象,巧妙地传达了风的变化无常和它对自然景观的深刻影响。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风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