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古

· 皎然
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 六龙驱群动,古今无尽时。 夸父亦何愚,竞走先自疲。 饮乾咸池水,折尽扶桑枝。 渴死化爝火,嗟嗟徒尔为。 空留邓林在,折尽令人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煌煌(huáng huáng):明亮耀眼的样子。
  • 辟晨曦:开辟或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 六龙:古代神话中驾日车的六条龙,象征太阳。
  • 夸父: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巨人,因追赶太阳而渴死。
  • 竞走:这里指夸父追赶太阳的行为。
  • 咸池:神话中的水池,太阳沐浴之处。
  • 扶桑:神话中的神树,太阳升起的地方。
  • 爝火(jué huǒ):微弱的火光。
  • 邓林:夸父死后,其杖化为的树林。

翻译

太阳升起,天地间一片光明,耀眼地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六条龙驱使着万物活动,从古至今,时间无穷无尽。 夸父是多么愚蠢,他竞相追赶太阳,却先让自己疲惫不堪。 他喝干了咸池的水,折断了扶桑的枝条。 最终因渴死而化作微弱的火光,唉,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留下邓林在那里,折断的枝条让人嘲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的重新诠释,表达了作者对盲目追求和不计后果行为的批判。诗中,“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描绘了太阳升起时的壮丽景象,而“六龙驱群动,古今无尽时”则强调了时间的永恒和万物的自然规律。相比之下,夸父的行为显得愚蠢和无谓,他的追求不仅没有带来任何成果,反而留下了让人嗤笑的遗迹。这首诗以古讽今,提醒人们要有明智的追求和行动。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