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塞外征行

寇骑满鸡田,都护欲临边。 青泥方绝漠,怀剑始辞燕。 旌旗挂龙虎,壮士募鹰鹯。 长城威十万,高岭奋三千。 行行向马邑,去去指祁连。 鼓声遥赤塞,兵气远冲天。 对阵云初上,临城月始悬。 风惊烽易灭,沙暗马难前。 恩重恒思报,劳心屡损年。 微功一可立,身轻不自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寇骑:敌人的骑兵。
  • 鸡田:地名,可能指边境地区。
  • 都护:古代官名,负责边疆军事和行政的长官。
  • 青泥:指泥泞的道路。
  • 绝漠:极其荒凉的沙漠。
  • 怀剑:携带剑,表示准备战斗。
  • 辞燕:离开燕地,燕是古代国名,这里泛指北方边疆。
  • 旌旗:旗帜。
  • 龙虎:比喻勇猛的战士。
  • 鹰鹯:鹰和鹯,均为猛禽,比喻勇猛的士兵。
  • 马邑:地名,古代边塞城市。
  • 祁连:山名,位于今甘肃省西部,古代边疆地区。
  • 赤塞:红色的边塞,指边疆地区。
  • 兵气:战争的气氛。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翻译

敌人的骑兵遍布鸡田,都护即将前往边疆。 青泥覆盖的绝漠之路,怀揣剑器辞别燕地。 旌旗上绘有龙虎图案,壮士们招募如鹰鹯般勇猛。 长城上威风凛凛的十万大军,高岭上奋勇的三千士兵。 行军向着马邑前进,去往遥远的祁连山。 鼓声在遥远的赤塞响起,战争的气息直冲云霄。 对阵的云彩初升,城边的月亮刚刚悬挂。 风中烽火轻易熄灭,沙尘暗淡马匹难以前行。 深感恩重常思回报,劳心劳力岁月匆匆。 微小的功绩亦可建立,身轻如燕不自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战士出征的壮烈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严峻和士兵的英勇。诗中“寇骑满鸡田”、“旌旗挂龙虎”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和战士们的威武气势。同时,“恩重恒思报,劳心屡损年”表达了战士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牺牲的坦然接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典型风格。

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七年后(公元902年)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时值梁代,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 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