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祝融峰

· 王元
草叠到孤顶,身齐高鸟翔。 势疑撞翼轸,翠欲滴潇湘。 云湿幽崖滑,风梳古木香。 晴空聊纵目,杳杳极穷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祝融峰:衡山的主峰,中国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的最高峰。
  • 草叠:草丛茂密,层层叠叠。
  • 孤顶:指山峰的顶端。
  • 身齐:身体与...齐平,这里指站在山顶,仿佛与飞鸟齐高。
  • 高鸟翔:高飞的鸟。
  • 势疑:气势似乎。
  • 翼轸: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这里比喻山势高耸入云。
  • 翠欲滴:形容山色翠绿,仿佛要滴下来。
  • 潇湘:指潇水和湘江,这里泛指湖南一带的河流。
  • 幽崖:深邃的山崖。
  • 古木香:古老的树木散发出的香气。
  • 晴空:晴朗的天空。
  • 纵目:放眼远望。
  • 杳杳:深远的样子。
  • 极穷荒:极目所见,尽是荒凉之地。

翻译

草丛茂密,层层叠叠直达孤峰之巅,站在山顶仿佛与高飞的鸟儿齐平。山势高耸,似乎要触碰到天上的翼轸星宿,翠绿的山色仿佛要滴入潇湘之水。云雾湿润了深邃的山崖,显得更加滑腻,风吹过古老的树木,带来阵阵香气。在晴朗的天空下,放眼远望,只见一片深远而荒凉的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登顶祝融峰的壮观景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自然的美丽。诗中“草叠到孤顶,身齐高鸟翔”形象地表达了山峰的高峻,而“势疑撞翼轸,翠欲滴潇湘”则巧妙地运用比喻,增强了山势的雄伟感和山色的生动感。后两句“云湿幽崖滑,风梳古木香”通过对自然细节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山中景色的感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王元

生卒年不详。字文元,桂州(今广西桂林)人。隐居不仕,与翁宏、廖融、李韶等友善。后入宋。《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著录《拟皎然十九字》一卷,其中称此书为“正字王元撰”,盖为二人。王元工诗,所作《登祝融峰》、《赠廖融》二诗,俱为人所称。后终于长沙。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七五、《诗话总龟》前集卷一〇。《全唐诗》存诗5首、断句1联。《全唐诗外编》补句2联,其中一联又作廖凝诗。 ► 7篇诗文

王元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