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韦子春
出山秋云曙,山木已再春。
食我山中药,不忆山中人。
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
雀鼠画夜无,知我厨廪贫。
依依北舍松,不厌吾南邻。
有情尽弃捐,土石为同身。
夫子质千寻,天泽枝叶新。
余以不材寿,非智免斧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曙(shǔ):天刚亮。
- 廪(lǐn):粮仓。
- 依依: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 弃捐:抛弃。
- 质:本质,本性。
- 天泽:天降的恩泽。
- 不材:不成材,无用。
- 斧斤:斧头。
翻译
秋天,当我在黎明时分离开山中,山上的树木已经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我在山中食用了那里的草药,却不再思念山中的人。 山中有谁与我亲近?只有日渐增多的白发。 雀鸟和老鼠日夜不见,它们知道我的厨房和粮仓多么贫乏。 我依依不舍地望着北边的松树,它们并不厌倦我这个南邻。 有情的东西都被抛弃,土石与我成为一体。 夫子的本质高远如千寻,天降的恩泽使枝叶焕然一新。 我因为无用而得以长寿,并非智慧使我免于斧头的砍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季友在山中的生活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依恋。诗中,“山中药”、“山中人”、“白发”等意象,反映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情感。通过对比“雀鼠”与“厨廪贫”,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清贫与自足。最后,诗人以“不材寿”自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