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贺若

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 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家唯有三家村。 村南村西车马道,一宿通舟水浩浩。 涧中磊磊十里石,河上淤泥种桑麦。 平坡冢墓皆我亲,满田主人是旧客。 举声酸鼻问同年,十人六七归下泉。 分手如何更此地,回头不语泪潸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代贺若:这首诗的标题,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的名字。
  • 无子:没有儿子。
  • 有孙:有了孙子。
  • 双松:两棵松树,常用来象征长寿或坚固不变。
  • 百家唯有三家村:形容村庄人口稀少。
  • 车马道:供车辆和马匹行走的道路。
  • 一宿通舟水浩浩:一夜之间,水势浩大,足以让船只通行。
  • 涧中磊磊十里石:涧谷中堆积着许多石头,绵延十里。
  • 河上淤泥种桑麦:在河边的淤泥地上种植桑树和麦子。
  • 平坡冢墓:平缓山坡上的坟墓。
  • 旧客:旧时的客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举声酸鼻:形容说话时声音哽咽,鼻子发酸,表示悲伤。
  • 同年:同一年出生的人。
  • 归下泉:指去世,下泉即地下泉水,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归于地下。
  • 泪潸然: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

翻译

相遇时询问姓名依旧,分别时无子如今却有了孙。 山上的两棵松树依旧挺立,百户人家如今只剩下三户村庄。 村南村西都是车马行走的道路,一夜之间水势浩大,船只可以通行。 涧谷中堆积着许多石头,绵延十里,河边的淤泥地上种植着桑树和麦子。 平缓山坡上的坟墓都是我熟悉的人,满田的主人是我旧时的客人。 说话时声音哽咽,鼻子发酸,询问同一年出生的人,十人中有六七人已经去世。 分手时为何又在此地,回头无言,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故地时的深情回忆与感慨。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如“无子”与“有孙”、“双松长不改”与“百家唯有三家村”,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伤。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旧友的怀念。结尾处的“回头不语泪潸然”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不舍。

王季友

王季友

唐河南人。家贫卖履,其妻疾其穷丑,遣去。季友博极群书,工诗。代宗广德末至大历初,洪州观察使李勉引为副使,兼监察御史。性磊落不羁,爱好山水。杜甫尝作《可叹》诗叹之。有集。 ► 10篇诗文